前言

在我的部落格裡面,其實很少有工具類的教學文章。一來是因為這種工具類文章都大同小異,二來是我生性懶惰,許多手把手教學都需要鉅細靡遺外加豐富截圖,實在是不適合我。

但這次會來寫這個題目,是因為我覺得 webpack 是個新手不容易懂,就算懂了也不一定是真的懂的工具。或是換句話說,它是常常被誤解的一個工具。

這並不是 webpack 本身的問題,而是現在許多新手切入前端都直接從 React 或是 Vue 開始,而且都使用了他們各自提供的 CLI 工具,等到要客製化一些設定時才注意到:「阿,原來有個東西叫做 webpack」。

CLI 工具帶來了方便性,優點是讓新手能夠快速上手,不用去管那些繁瑣的設定;而缺點就是若是新手沒有意識到背後那些工具,等到哪一天工具壞了、不能用了或是有地方需要修改,就是噩夢的開始。

為了讓這種情況減少,我才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從源頭帶大家認識 webpack 這項工具以及模組化的概念。你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模組,才能理解什麼是 webpack。

開頭我想先透過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自己對模組化以及 webpack 是否熟悉:

  1. 為什麼很多專案(例如說 React)在部署前都要先 build?這個步驟在幹嘛你知道嗎?
  2. 你知道 require/module.exportsimport/export 的差別嗎?
  3. 你知道 import 與 export 這兩個語法在瀏覽器上面不是隨便就能使用嗎?
  4. 你知道為什麼要用 webpack 嗎?
  5. 你知道 webpack 為什麼要有 loader 嗎?

這些問題應該會在讀這篇文章時慢慢有點靈感,在最後面時會幫大家解答。

閱讀更多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很推薦一門課叫做 CS50,原因是又深又廣,而且教得深入淺出,作業又紮實,是很棒的一堂課。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門課,我會形容它是「電腦底層版的 CS50」。

From Nand to Tetris 由兩位教授 Shimon Schocken 與 Noam Nisan 開設,與 CS50 一樣,一開始都是大學的課程,後來才轉為線上課程,在官網上這堂課還有一個副標題:「Building a Modern Computer From First Principles」,沒錯,要建一台電腦出來。

這堂課分為兩個部分,Part1 是 From Nand To HACK,Nand 是一個邏輯閘的名稱,就像 Or、And、Xor 這些也都是邏輯閘。而 HACK 是在 Part1 最後會建造出來的電腦。因此 Part1 就是帶你從最基本的邏輯閘開始,一步步把一台電腦建立出來,所以是很偏向硬體的部分。

Part2 則是 From HACK To Tetris,以電腦為基礎往軟體去延伸,會介紹到 Compiler 與作業系統等等的軟體。

閱讀更多

前言

最近 YDKJS(You Don’t Know JS 的縮寫,中譯版翻成:你所不知道的JS)有了第二版,名叫 YDKJSY,Y 是 Yet 的意思(中文版可能可以翻叫:你還是不知道的 JS)。這個第二版還沒全部完成,但在 GitHub 上面已經公開了最前面的一些章節。

搶先讀了一下第一章,在講與 JS 相關的歷史,其中提到一段讓我很感興趣的議題:

As such, sometimes the JS engines will refuse to conform to a specification-dictated change because it would break that web content.

In these cases, often TC39 will backtrack and simply choose to conform the specification to the reality of the web. For example, TC39 planned to add a contains(..) method for Arrays, but it was found that this name conflicted with old JS frameworks still in use on some sites, so they changed the name to a non-conflicting includes(..). The same happened with a comedic/tragic JS community crisis dubbed “smooshgate”, where the planned flatten(..) method was eventually renamed flat(..).

大意是在說有時候 JS 的規格必須跟現實(已經存在的那些舊的實作)妥協。例如說原本 Array 要加上一個叫做 contains 的 method,但因為會有問題所以改叫 includes,flatten 也改名叫做 flat。

還有一個上面特別標起來的詞「smooshgate」,用這個當關鍵字去找才發現是去年三月左右發生的事件,至於發生了什麼,底下會詳述,跟上面提的 flatten 有關。看到有這件事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咦,我怎麼什麼都不知道?」,查了一下繁體中文的資料,大概也只有這篇有提到:SmooshGate,以及[筆記] 3 種 JavaScript 物件屬性的特性這篇有擦到邊而已。

在仔細研究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覺得是個滿有趣的議題,因此寫了這篇跟大家分享。

閱讀更多

前言

在這兩三年之間,「刷題」似乎成為了一種風潮。本科系要去面試大公司的時候要刷題,非本科系出去面試也要刷題,好像只要沒有刷題就會落後他人,就會被公司刷掉。

其實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刷題」這個詞,主要是因為「刷」這個字。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字的解讀是什麼,但我會認為有種「為了寫題目而寫題目」的感覺,就好像題海戰術那樣。雖然說題海戰術用得好的話成效滿顯著的,但總感覺很多人刷到最後會變成「看過的題目就會,沒看過的就一定不會」,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我覺得不是一件好事。

之前我有寫了一篇文章:當我們在學程式時,要學的到底是什麼?,稍微談了一下這件事情。

總之呢,比起刷題這個詞,我更喜歡用「程式解題」四個字來表達我想表達的意思。

閱讀更多

前言

如果要舉出一個在 JavaScript 裡面很重要也很常用,但新手常常搞混的概念,那「非同步(Asynchronous)」當仁不讓,絕對是第一名。跟其他那些 thisclosureprototype 或是 hoisting 比起來,非同步在實際開發的時候用到的頻率高太多了,而且是初學者常常會踩坑的地方。

非同步真的那麼難嗎?

我相信不是的。只要循著一個正確的脈絡前進,就可以循序漸進理解為什麼需要非同步,也能知道在 JavaScript 裡面是怎麼處理這種操作的。

類似的主題我其實在四年前就寫過,但現在回頭看實在是寫得滿差的,所以四年後重新挑戰這個主題,希望能寫出一篇品質不錯的文章,把非同步這件事情講清楚。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參考了 Node.js 的官方文件,發現在非同步的講解上其實做得不錯,因此本文會以類似的切入點開始談這個問題。如果不會 Node.js 也沒關係,我底下會稍微做點介紹。

建議閱讀本文以前需要具備 JavaScript 基礎,知道如何使用 JavaScript 操作 DOM,也知道什麼是 ajax。

接著就讓我們開始吧!

閱讀更多

大約在一年前的時候,我把 Blog 直接放在 GitHub Issues 上面。雖然說台灣很少人這樣做,但有許多中國的開發者都利用這個方式來架 Blog。

那時我會想採用 GitHub Issues 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方便。

  1. GitHub Issues 完美支援 Markdown 語法。
  2. 上傳圖片超方便
  3. 當別人也用 Issues 提到你的文章時,會自動產生 reference
  4. 留言系統超方便
  5. 可以按 Emoji
  6. GitHub repo 可以按 watch 來關注,更新時會收到通知

總結以上,當時選擇了 GitHub Issues。

但最近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初沒有注意到,那就是 GitHub Issues 的 SEO 極差。你直接拿 Issue 的標題去 Google 搜尋,還不一定能搜得到。

因為這問題挺大的,所以最後還是搬回了 Hexo。

兩年前其實我就已經搬過一次家了,從 Logdown 搬到 Hexo 去。但那時我沒有繼續使用 Hexo,因為我覺得那個部落格的版面不太好看。

而這次重新搬回來,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看到了 Askie Lin 的部落格,我看到的時候驚為天人,想說:「哇,這部落格也做得太漂亮了吧!」,後來得知是使用現成的主題 Minos 來改的,於是我就想說可以換成這個主題試試看。

今天經過一整天的調整,自己修了滿多東西,試著把這個版型修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發現還滿順利的。可能是因為原本的 code 就寫得不錯,基本上修起來沒有太大問題,改了一下字體大小以及分類跟文章列表顯示的樣子,其他都沒什麼動。

沒什麼意外的話,以後就決定在這邊紮根了,原本 GitHub 那邊就當作備份文章的地方好了。

Hexo 萬歲,Minos 萬歲 🎉

簡介

近幾年前端框架大放異彩,許多新手才學沒多久的 JavaScript,就直接學習三大框架了(雖然 React 不是框架,但整個生態系其實就跟框架沒兩樣,因此我覺得歸類在框架也不是不行)。

而這三大框架通常都是拿來寫 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用的,我一直認為在學習這些框架前應該要具備一些基礎知識,尤其是對於前後端的理解,否則一定會遇到很多不知道從何解起的問題。

因此,本文舉出一個我自己曾經碰過,學生也常常跑來問我的問題當作範例,大家也可以先想一下自己能不能回答出這個問題:

假設今天我有個 SPA,搭配某些 router 的 library 來實作路由,所以 /list 會連到列表頁,/about 會到關於我的頁面。

可是奇怪了,當我把 SPA 上傳到 GitHub Pages 之後,首頁是好的,我從首頁進去 /list 也是好的,可是當我在 /list 重新整理的時候,卻顯示 404 not found,這是為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來複習一下前後端相關的網路基礎知識。

閱讀更多

(原文寫在 Medium,順便在這邊備份一下)

雖然說我一直很清楚自己目前偏好的學習方法以及路線,並且把我認為適合的路徑都變成上課的大綱拿去教學,但一來好像沒多少人會去看那個大綱,二來大綱並沒有詳細解釋背後的原因。因此我才覺得自己有必要寫這一篇,來寫一下自己認為比較「紮實」的網頁前端學習路線。

閱讀更多

前言

這是一系列共三篇的文章,我稱之為 Session 與 Cookie 三部曲。系列文的目標是想要由淺入深來談談這個經典議題,從理解概念一直到理解實作方式。這是系列文的最後一篇,三篇的完整連結如下:

  1. 白話 Session 與 Cookie:從經營雜貨店開始
  2. 淺談 Session 與 Cookie:一起來讀 RFC
  3. 深入 Session 與 Cookie:Express、PHP 與 Rails 的實作

第一篇以白話的方式來談 Session 與 Cookie,全篇沒有談到太多技術名詞;第二篇直接去看 Cookie 的三份 RFC 來理解到底什麼是 Session,也補齊了一些 Cookie 相關的知識。而這一篇則是要深入 Session,一起帶大家看看三種不同的 Session 實作方式。

這三樣分別是 Node.js 的 Web 框架 Express、PHP 以及 Ruby on Rails。會挑選這三個是因為他們對於 Session 機制的實作都不同,是我覺得很適合拿來參考的對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