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了一個讀者回饋表單,無論是對文章的感想或是對部落格的感想,有什麼想回饋的都可以填表單跟我說:表單連結

寫一個簡單堪用的 ESLint plugin

前言

只要是開發 JavaScript 相關的專案,我的起手式通常都是 ESLint + Prettier,如果你沒有聽過這兩套的話我稍微講一下,Prettier 是幫你格式化程式碼用的,用了之後不必再跟其他人爭論到底要不要加分號,if 區塊的 { 要不要換行,一行最多到底能幾個字。只要用 Prettier,就是讓它幫你全權決定(雖然也有設定檔可以調整就是了)。

這其實對團隊滿有幫助的,因為程式碼格式可以統一,要空幾格也可以統一,在基本的 coding style 上面會長差不多。而 ESLint 雖然也有些跟格式相關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寫程式時候的一些 best practice,例如說使用變數前要先宣告、不會更改的變數用 const 之類的,這已經脫離了格式的範圍。

所以 ESLint 搭配 Prettier,就可以讓整個 codebase 的品質有最低限度的保障,至少不會出現排版很慘烈的狀況。而使用 ESLint 時最多人搭配的規則應該就是 Airbnb JavaScript Style Guide,裡面有每一條規則的詳細解釋。

之前在寫 code 時我突然想到一個地方好像很適合用 ESLint,就嘗試了看看,發現要做一個「堪用」的 plugin 比想像中簡單一些,就以這篇文章記錄一下過程跟心得。

問題背景

當時碰到的狀況是這樣的,在專案裡面我們用 react-i18next 來管理 i18n 相關的東西,一段程式碼可能會長得像下面這樣:

import { useTranslation } from 'react-i18next'
import { NS_GENERAL } from '@/i18n/namespaces'

function Hello() {
  const { t } = useTranslation(NS_GENERAL)
  return (
    <div>{t('welcome_message')}</div>
  )
}

使用 useTranslation 可以拿到一個 function t,把 key 丟進去之後就可以得到翻譯後的字串,而背後對應到的會是多個語言檔:

// en-us/general.json
{
  "welcome_message": "Hello!"
}

// zh-hant/general.json
{
  "welcome_message": "你好!"
}

這就是 i18n 的基本原理,語言檔加上對應的 key,就可以根據不同語言顯示不同的文字。看起來雖然簡單,但 i18n 比較麻煩的事情之一就是當你有參數的時候,在這邊就先不多提了。

而我們通常不會把所有翻譯都放在同一個檔案裡面,會用 namespace 去切分,至於要怎麼切就看專案,有些可能根據頁面分,有些根據使用到的地方,例如說上面提到的 general,可能就會是比較常見的、需要共用的翻譯:

// en-us/general.json
{
  "contact_us": "contact us",
  "close": "close",
  "try_again": "Please try again"
}

// zh-hant/general.json
{
  "contact_us": "聯絡我們",
  "close": "關閉",
  "try_again": "請再試一次"
}

而登入或是身份驗證相關頁面專屬的翻譯,可能會長這樣:

// zh-hant/auth.json
{
  "username_error": "使用者名稱格式錯誤",
  "password_error": "帳號或密碼輸入錯誤",
  "login_success": "登入成功!"
}

把翻譯切分成不同的 namespace 的好處就在於我在瀏覽 A 頁面的時候,就不需要把 B 頁面的翻譯一起下載下來,用到哪個就下載哪個,節省資源。

當一個 component 需要用到多個 namespace 的時候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有一種寫法會是這樣用:

import { useTranslation } from 'react-i18next'
import { NS_GENERAL, NS_AUTH } from '@/i18n/namespaces'

function Page() {
  const { t: tGeneral } = useTranslation(NS_GENERAL)
  const { t: tAuth } = useTranslation(NS_AUTH)
  return (
    <div>
      {tGeneral('contact_us')}
      <p>{tAuth('login_success')}</p>
    </div>
  )
}

好,第一個問題來了。

當 team member 人少時,例如說只有一兩個,大家的命名會一致,比如說對於 authorization 這個 namespace,就是命名成 const { t: tAuthorization} = useTranslation(),但當人多了以後可能會有人簡寫成 const { t: tAuth },雖然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我認為同一個 codebase 裡面出現多種不同的命名狀況,能避免的話還是避免掉會比較好。

那要怎麼避免呢?一種就是在 code review 的時候自己去抓出來,但這個沒什麼效益而且花時間,另一種你應該已經想到了,就是透過 ESLint!像是這種可以交給程式去做的事情,交給程式就對了。

而 i18n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有時候我們工程師拿到 key 了,但是其他部門其實還沒有把這個 i18n key 新增到語言檔裡面,在畫面上就會看到裸露的 key。像這種情況,其實也可以透過 ESLint 把沒配對到的 key 抓出來,在部署前就提前知道哪些 key 是不存在的。

綜合以上想法,那時候我就想寫兩個 rule:

  1. 檢查 namespace 是不是用的 alias 都一樣
  2. 檢查哪些 key 存在在程式碼裡面,卻不在語言檔裡

想要寫一個堪用的 ESLint plugin 不難,需要的基礎知識在這一篇:透過製作 Babel-plugin 初訪 AST 都有,稍微了解一下 AST 即可,當初我也是看這一篇然後邊看邊弄的,底下我就預設大家看過這篇了,直接來講應該怎麼弄。

實戰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我們強大的 AST Explorer,在 transform 那邊選擇 ESLint,就會看到左下角自動載入了範本:

export default function(context) {
  return {
    TemplateLiteral(node) {
      context.report({
        node,
        message: 'Do not use template literals',

        fix(fixer) {
          if (node.expressions.length) {
            // Can't auto-fix template literal with expressions
            return;
          }
          
          return [
            fixer.replaceTextRange([node.start, node.start + 1], '"'),
            fixer.replaceTextRange([node.end - 1, node.end], '"'),
          ];
        },
      });
    }
  };
};

會發現 ESLint 跟 babel 其實都是一樣的,可以針對某個特定的節點去做操作,而 ESLint 是用 context.report 來回報錯誤,message 就是你會在 console 看到的那些錯誤,fix 則是給 auto fix 功能用的,這個比較複雜一點,我們先不管它。

再來呢,就是在左上角先把我們的範例程式碼給寫好:

import { useTranslation } from 'react-i18next'
import { NS_GENERAL, NS_AUTH } from '@/i18n/namespaces'

function Page() {
  const { t: tGeneral } = useTranslation(NS_GENERAL)
  const { t: tAuth } = useTranslation(NS_AUTH)
  return (
    <div>
      {tGeneral('contact_us')}
      <p>{tAuth('login_success')}</p>
    </div>
  )
}

接著直接在右邊看 AST,我們關心的是 Variable Declarator

再繼續往下看 AST,你會發現 const { t: tGeneral } = useTranslation(NS_GENERAL) 可以先簡單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的 {t: tGeneral} 跟右邊的 useTranslation(NS_GENERAL)

左邊是在這個 Variable Declarator node 的 id 的地方,右邊則是 init 的地方。

init 點下去會看到 callee 跟 arguments

callee.name 就是 useTranslation,arguments[0].name 則是 NS_GENERAL

而另外一邊 id 點下去可以找到 properties[0].key.name 是 t,properties[0].value.name 是 tGeneral

有了這些之後,其實我們想找的元素都找齊了,就可以根據 AST 的這些節點位置來寫一段基本的程式碼:

// 正確的命名
const NS_RULES = {
  NS_GENERAL: 'tGeneral',
  NS_AUTH: 'tTest'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context) {
  return {
    VariableDeclarator(node) {
      // 判斷是不是 useTranslation
      if (node.init.callee.name === 'useTranslation') {
        // 抓出 namespace 跟 alias
        const ns = node.init.arguments[0].name
        const alias = node.id.properties[0].value.name
        if (alias !== NS_RULES[ns]) {
          context.report({
            node,
            message: `Wrong alias, should use ${NS_RULES[ns]}`,
          })
        }
      }
    }
  }
}

結果會長這樣:

其實我們只是根據 AST 上的節點內容去做簡單的判斷,但是只要做到這邊,差不多就完成八成了,上面的結果其實已經是我們要的了。

但是我們的 ESLint plugin 其實太針對範例程式碼,所以只要輕輕改一下就會壞掉,例如說加一行 var a,就會跑出錯誤:Cannot read property 'callee' of null,這是因為 var a 的 type 也是 VariableDeclarator,只是 init 是 null,因為 init.callee 就報錯了。

其實這些語法可以有各種的組合,所以最後節點的長相有超級多種可能,標題之所以寫「堪用」,就是因為我不想努力了,針對 i18n 的使用場景程式碼結構都會長一樣,所以我只要針對一種就好。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要用最新的 optional chaining 就可以避免這種存取錯誤的問題:

// 正確的命名
const NS_RULES = {
  NS_GENERAL: 'tGeneral',
  NS_AUTH: 'tTest'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context) {
  return {
    VariableDeclarator(node) {
      // 判斷是不是 useTranslation
      if (node.init?.callee?.name === 'useTranslation') {
        // 抓出 namespace 跟 alias
        const ns = node.init?.arguments?.[0]?.name
        const alias = node.id?.properties?.[0].value?.name
        if (alias !== NS_RULES[ns]) {
          context.report({
            node,
            message: `Wrong alias, should use ${NS_RULES[ns]}`,
          })
        }
      }
    }
  }
}

不過 AST Explorer 好像還沒支援 optional chaining 就是了。

寫到這邊,其實我們的目標就已經達成了,寫出一個會幫你抓錯誤的 alias 的 ESLint rule。不過這個寫法其實有幾個缺陷,那就是我們把東西寫太死,所以結構變了就抓不出來了,例如說:

var a = NS_AUTH
const { t: tAuth } = useTranslation(a)

plugin 所抓到的 namespace 就會是 a,而不是 NS_AUTH,但如果有做好處理的話,應該是可以去找 a 的值發現是 NS_AUTH。不過前面我講過了,因為這個 i18n 使用的時候結構都會一樣,所以暫時不會碰到這種問題。

另外一個找出遺漏的 key 其實也是一樣的做法,就是根據 AST 找出 function call,然後呼叫的 function 名稱是我們剛剛定義好的那些像是 t, tGeneral, tAuth 之類的,把參數取出來,就是應該要存在的 i18n key,接著去語言檔裡面找一下是否存在。

簡單做個示範:

// 正確的命名
const NS_RULES = {
  NS_GENERAL: 'tGeneral',
  NS_AUTH: 'tAuth'
}

// 應該從語言檔讀入
const KEYS = ['contact', 'login_succes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context) {
  return {
    CallExpression(node) {
      if (Object.values(NS_RULES).includes(node.callee.name)) {
        if (!KEYS.includes(node.arguments[0].value)) {
          context.report({
            node,
            message: `i18n key: ${node.arguments[0].value} not found`
          })
        }
      }
    }
  }
}

結果會長這樣:

只要掌握 AST 的結構依樣畫葫蘆,就可以快速寫出一個簡單堪用的 ESLint plugin。

結語

這篇寫出來的 ESLint plugin 我大概會用「簡陋」來形容,就是滿足了最低限度的需求而已,沒有 options 可以調整,也沒有對比較複雜的狀況做處理。

如果你要寫一個沒那麼簡陋的 ESLint plugin,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就舉 no-alert 為例好了,裡面需要考慮到不同狀況以及 options 的設置,原始碼在這邊:eslint/lib/rules/no-alert.js

這篇算是做個小嘗試而已,先寫寫看比較針對性而且簡單的的規則來入門,未來如果還有類似的需求,可以再研究該怎麼寫得更完整。

參考資料:

  1. How To Write Your First ESLint Plugin
  2. Create custom ESLint rules in 2 minutes
一些不太好記卻很好用的 CSS 屬性 CORS 完全手冊(六):總結、後記與遺珠

評論